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丰顺资讯 > 部门信息

丰顺局发挥职能整合优势 实现1+1>2

来源:彭星红   2015-11-18 17:12:28   点击:- 【 字体: 】  

丰顺县工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自今年6月份合并以来,该局积极发挥部门职能整合优势,调整和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主动融入地方政府,在市场监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树立了工商和质监局的新形象,获得了县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深度融合。为确保新组建的县工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履职不缺位,工作不断档,履职能力有效提升,该局积极从队伍建设入手,一是加快思想融合,通过召开党委会议、干部职工大会、干部座谈会等形式,统一人员思想,明确改革过渡时期市场监管的具体工作思路,切实保障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二是加快职能融合和对接,严格按照《丰顺县工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丰府办[2015]24号),把握好新取消和调整的职责以及划入和划出的主要职责,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权责必须为”的原则,整合工商、质监部门职能,同时,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实现基层所与新职责的无缝对接。三是强化团结,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成立的局党委班子顾全大局,精诚团结,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着力加强团队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县政府举办的各项文娱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塑造团结型队伍。

二、理顺事权,配强基层力量。该局把基层作为工作基点,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合理划分局、所事权,确保权责相统一。一是合理划分事权,建立职能清单,处理好县局与基层所的关系,县局机关在布置工作任务的同时,加强指导监督,促进工作落实,基层所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及时将基层侦察到的信息反馈到县局,形成县级局与基层所的良好互动关系,增强工作合力。二是配齐、配强基层力量,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如针对基层所执法车辆、办公设备、人员不足等问题,该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补充年轻干部,逐步配齐执法车辆、办公设备。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工商和质监局成立后,基层监管人员综合承担了工商和质监的职能工作,监管服务对象从生产经营者扩大到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等,而针对原工商监管人员占绝大多数,质监人员尚未补充基层部门的实际,该局及时组织多次业务培训,通过邀请市质监局业务骨干授课、局机关业务股室一对一指导等形式,加强对基层所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所队伍的监管水平。

三、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一是继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三证合一、”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改革住所和经营范围登记,工商注册便利化等举措,进一步简化登记手续,缩短办理时限,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0月底,全县共新发展个体户1415户、企业239户、农民合作社56户。二是千方百计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如通过大力开展商标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全县现有广东省著名商标16件,今年指导旺兴达、蓝田、培英、泰昌等公司申报广东省著名商标,其中旺兴达、蓝田公司已成功申报广东省著名商标;致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充分利用动产抵押、股权质押等融资渠道,30企业、个体户实现融资贷款1.5166亿元。三是创新市场监管方式,维护市场健康发展,今年,该局以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质检利剑”和计量专项执法行动为主线,采取日常检查与专项行动、区域整治与节日监管相结合的办法,深挖案源,严抓狠打,加大对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无证无照、假冒伪劣、商标侵权等案件的查处力度。10月底,全系统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81宗。同时,该局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公示系统,通过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开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等监管手段,以信用约束机制为抓手强化信用监管,促进监管手段从依靠传统行政监管手段向注重运用信用监管手段转变,加强对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至目前,该局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送年报的企业614户、农民合作社34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企业信息公示平台向社会公示;通过实地检查对40户企业开展了各类公示信息抽查,其中有3户企业通过登记住所(经营住所)无法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