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省市县相关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机遇再创业,依法履职谋发展,充分把握穗梅对口帮扶和闽粤赣原中央苏区和粤东西北地区加快振兴发展的政策机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园区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
一、园区经济稳步增长
201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8.52亿元,同比增长5%,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8.2亿元,同比增长4%,全口径税收2.82亿元,同比增长27.6%,固定资产投资20.53亿元。
二、园区工作成效和主要做法
(一)抓项目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践行生态发展理念,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入、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增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抢抓招商引资。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打好招商引资牌,注重“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招商模式。充分借助对口帮扶共建平台,到广州、深圳、东莞等地走访乡贤企业和商会,动员雄厚实力、理念先进、带动性强的乡贤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二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到企业现场办公、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协调解决企业开工难的问题,促企业早开工、早投产。至目前,园区成功引进汇威科技、万圣科技光电设备、鼎新科技等30多个工业项目,已投产企业有20家,2018年新增投产企业2家(大北农、立讯饲料);在建企业有11家,2018年新增在建企业7家(铭海、蓝科尔、博硕电子、培英、新顺达、华亿达、鸿润电子)。目前正在办理报建手续有新希望1家,已签约入园企业有喜德盛、新南方、深华、海大等4家,2018年新签约企业有喜德盛、海大集团2家。2018年产业共建项目任务4个:现代农业、海新、蓝科尔、铭海,现已全部完成。产业转移任务4个:铭海、蓝科尔、新希望、海大饲料,现已全部完成。
(二)强配套
至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约2.3亿元,为改善园区发展环境奠定基础,科学优化项目发展平台。以提升园区吸引力和承载力为主攻方向,不断强化、优化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一是继续加大园区道路及供排水建设投入。茅园路改造工程已完成、工业大道、园区大道、横一路等道路建设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设备安装并实现通水;绿色饲料园自来水供水工程已完工并实现供水。二是继续加大电力、电信设施和绿化、保洁工程建设。光纤线路、手机4G信号覆盖整个园区,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高标准规划建设园区绿化,垃圾中转站已建成并于今年10月进行试运行,推进园区保洁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提升园区整体生态环境。三是继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加快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5381.49平方米,建筑总占地面积13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488平方米,计划投资3200万元。综合服务中心内设产品展示厅、办事厅、人才驿站、技能培训室、党群服务中心及园区管委会办公室等。项目于2017年10月动工,2018年12月竣工,并于2019年1月投入使用。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加大招商宣传推介,极大改善我县电声产品集中展示条件。另外,通过政府公开采购方式,采购员工接送车,并于今年2月2日免费开通。目前开通线路2台,运营车辆共2台,每天3班,线路从汤坑三门凹至埔寨绿色饲料园,并根据企业需要,随时调整发车时间及途经站点。为企业招得进、留得处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三)优服务
一是营造亲商重商的投资环境,强化园区各项优惠政策的宣传,进一步推动领导挂钩企业的“暖企”活动,及时了解企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二是营造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对项目单位所有审批、办证、企业及群众前来咨询的业务,只要职能范围内的问题马上办,职能范围外的马上协调或上报。重点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省市县奖补支持等更多优惠政策。为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题,嘉应大学、梅州农业学校与丰顺县人民政府签署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既为园区企业输送高技术人才,又为学生实习见习提供便利。三是营造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优化管委会自身管理机制。建立工程建设与管理廉洁制度,规范工程建设决策行为,严把资质审查关,营造公开、透明、优惠的政策环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三、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工作部署,以新担当新作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下大气力抓自主创新,注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加快营造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实现投资有效性增强,全力推进海珠(丰顺)产业园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
(一)进一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加快推进占地250多亩的标准厂房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目标,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力促一批电声企业早日进园,做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形成“以商建园、以园引商、以商兴业”的良好氛围。
2、加快占地约300亩的生活配套区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要求,统筹考虑节约集约用地和运营模式,充分用好每一块地,突出体现生活配套区的好环境和好服务。2019年重点加快生活便民超市、新能源设施、公寓、电影院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3、加快电声特色小镇的建设。紧紧围绕建设“一都一园四中心”(即中国电声之都、电声创业园、国家级电声检验中心、电声研发中心、博览中心和体验中心)目标,因地制宜把电声特色小镇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推进占地2.97平方公里的电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级产业特色小镇。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三横三纵”的总体规划目标,加快推进工业大道、园区大道、横一路等道路的建设;同时,加快海珠路(拟命名)新规划道路的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加快园区外环路的建设和自来水的供应工程动工建设,缓解园区交通车辆运输压力和供水压力。
(二)进一步加快企业落地建设
1、加快喜德盛自行车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工作,促进企业早日落户园区,致力打造丰顺骑行运动、低碳环保城市IP。
2、加快新希望、海大等项目建设。积极践行生态发展理念,加快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约500亩的绿色饲料园“园中园”建设。特别是加快推进新希望的落地建设和海大集团落户园区的步伐。
(三)进一步完善园区管理服务
1、继续完善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借助机构改革的机遇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创新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满足企业办事需求的基础上,对软、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实体平台建设水平。
2、继续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对项目单位所有审批、办证等事宜,实行紧密跟踪服务。重点完善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和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
3、继续加强园区宣传工作(包括制作园区宣传片和报刊杂志宣传等),提高园区整体形象,以便投资者及参观者进一步增强对园区的了解。
4、继续强化园区配套服务,包括园区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卫生保洁、物业管理、公共交通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管理,全面强化园区配套基础,有效打造持续为企业跟踪服务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