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有纠纷,就找贴心吕所长。”这是丰顺县汤南镇群众口中流传的一句话,话中的主角便是汤南司法所的所长吕宇海。过去三年,吕宇海调解案件200多宗,案件当事人无一反悔,化解可能引发上访的矛盾隐患百件,使汤南镇从综治调解工作的倒数镇,变成邻里和谐的示范镇,而他任职的汤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服务新区 主动请缨
汤南镇距丰顺县城2公里,群众以罗姓为主。较强的集体意识和潮客文化,使该镇社情民情较为复杂,随着丰顺新区的开发建设,调解工作变得更繁重、难度更大。但吕宇海没有向困难低头,他深知汤南征地工作对丰顺新区的重要意义,主动请缨做群众思想工作。村民罗某贤因对经济作物的补偿标准不满,不仅自己不配合征地,而且发动亲属阻碍征地。吕宇海知道后,多次到他家中做工作,一方面说明新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从思想根源上找出路。得知罗某贤被征地上的作物较少见,无相应补偿标准,故拒不配合,吕宇海主动联系园艺公司,帮他找到了收购经济作物的买家。罗某贤的态度也彻底改变,不但配合征收工作,且协助做好亲属的土地征收。
尽心调解 化解矛盾
在吕宇海调解的大量案件中,罗某贤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通过耐心交流、释法解策、对症下药,吕宇海都能扭转其抵触思维。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吕宇海总结出了“四种语言”调解方法:对粗暴蛮横者,他用直言正告,使其恢复常态;对急躁不安者,他和言细语,使其冷静下来;对忧闷痛苦者,他婉言抚慰,使其得以宽心;对萌发轻生念头者,他真诚开导,使其回心转意。近三年,吕宇海接手大大小小的纠纷,调解成功率超过90%。
公正司法 清正廉洁
工作中,吕宇海时刻告诫自己,做品德高尚的人,当合格的司法调解员。许多当事人为表感谢,请他吃饭、送来红包,都被他婉言谢绝。2013年,汤南镇新楼村村民彭某在某电子厂务工时因脚后筋骨工伤,无法再劳动,又得不到资方赔偿,生活陷入困难,前来司法所求助。吕宇海详细询问案情后,当即答应帮她。彭某感激万分,拿出一个大红包给吕宇海。吕宇海当即拒绝,对彭某说:“我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干部决不会收你的红包,公正司法是我的职责。”厂方老板也多次邀请吕宇海吃饭,都被他婉拒。最终,在他多次调解下,彭某拿到了赔偿金,解决了生活困难。
公正司法、清正廉洁,使吕宇海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肯定,许多群众到镇政府办事,都喜欢到“吕所长”办公室坐坐。组织上从未接到对他的投诉反映,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贴心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