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 县府办公室文件

关于印发丰顺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来源:本站   2014-10-13 16:10:05   点击:- 【 字体: 】  

丰府办〔201454

关于印发丰顺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埔寨农场,县府直属有关单位:

县农业局、财政局联合制订的《丰顺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细则》业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在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反馈县农业局、财政局。

丰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 10 13

丰顺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细则

为做好我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工作,根据《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印发〈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指南(修订稿)〉的通知》(粤农〔2012184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项目议事

在全面推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中,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坚持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严格限额的原则,规范组织实施,强化监督管理,切实做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

(一)提出建设方案。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由村委会提出也可由受益自然村组或部分受益群众提出,议事主体将村委会、受益自然村组或部分受益群众提出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的内容、方式、资金概算、筹资筹劳数量、申请财政奖补金额等内容向村民公告,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如建设项目较多,分步逐年申报和实施。

(二)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2/3以上的农户代表参加。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应当有2/3以上的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参加。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所作筹资筹劳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表决通过。

(三)形成会议决议。通过召开民主议事会议形成《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议事会议记录》(附件2)。主要反映会议时间、地点、应到会人数、实到会人数、商议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参加会议人员及表决情况,应在《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议事会议人员表决登记表》(附件3)中登记存档。村委会将项目方案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期间要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民主议事,充分吸收村民合理意见,对项目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二、项目申报及审批

(一)项目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时应提供村民自筹资金到位情况证明(以银行存折存款为准)及捐款人员详细捐资名单,自筹资金不到位的不能申报。同时自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转移使用;

2.对各级政府已立项的项目不能进行申报。申报项目前由项目所在地镇人民政府到项目主管部门调查核实无误后方能上报。

(二)村委会申报。经村民一事一议讨论通过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村委会应严格审查项目议事程序的合规性,对上报资料认真审核并对其真实性负责,书面报镇人民政府初审。村委会向镇人民政府上报的资料包括项目方案内容、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记录、村民或者村民代表签字记录等,并附送附件2、附件3和《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审批表》(附件4)。

(三)镇人民政府初审。镇人民政府重点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筹资筹劳的适用范围、制定项目方案是否履行村民民主议事程序、筹资筹劳的数量是否在本省规定的限额标准内、涉及财政奖补的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筹资筹劳财政奖补立项范围以及项目方案是否科学可行等进行初审。镇人民政府要实地考察建设项目情况、会议召开情况和表决结果的真实性,了解村民意愿,对议事项目的合规性负责。初审同意后,填报《广东省****县(市、区)**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5),连同附件2、附件3和附件4,签署盖章后以正式文件报县农业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四)县农业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按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审批程序,首先要组织人员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实地核查项目真实性,然后对镇人民政府上报的资料严格审核,对不符合筹资筹劳政策规定的项目方案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审批同意后,批复各有关镇人民政府实施。填报《广东省****县(市、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批复(完成)汇总表》(附件6),县农业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将审批的材料上报省农业厅和财政厅备案,同时抄送地级以上市农业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项目实施

(一)经批准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原则上由村委会组织实施。

(二)筹资筹劳。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向村民公布已经审核的筹资筹劳项目、标准、数量,收取资金和安排出劳,同时向出资人或者出劳人开具筹资筹劳凭证。填报《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筹资筹劳登记表》(附件9)和《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社会捐赠登记表》(附件10),报镇人民政府,由镇人民政府汇总后,上报县农业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工程规划设计。规划设计要重科学,讲实效,对一般性的工程建设项目,由镇委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要求的涵洞、桥梁、水利设施、文化活动场室等建设项目,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出具规划设计方案,并聘请工程监理。项目规划书及图纸,应当准确客观反映项目建设情况,纳入项目档案管理。

(四)施工管理。除项目实施主体组织农户建设的项目外,其他工程必须按有关规定公开招标,按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监理。由项目实施主体组织实施的项目,要明确项目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员、质量监督人员,确保工程质量。

四、项目管护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形成的资产,归项目议事主体所有,由项目议事主体负责管护,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地址公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护制度》,确保村内公益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五、项目验收

(一)财政奖补项目竣工后,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村委会、项目监督小组、村民代表等对项目进行验收,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出具初验报告。镇人民政府填报《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工情况表》(附件11)、《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验收清算报告表》(附件12)和《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图片》(附件13),以书面文件上报县农业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

(二)在镇人民政府初验的基础上,县农业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项目全面验收,并编写《广东省**县(市、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验收报告》,报市农业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六、资金拨付

县财政部门根据一事一议建设项目进度和项目合同要求,实行财政报账制管理。项目完工并经县农业、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单位组织验收后,由县财政部门依据议事项目建设审批件、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出资人交款凭证等拨付全部奖补资金。

七、项目公示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竣工验收后,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向村民公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情况,验收结果以及资金使用情况,提供联系人和电话,做好村民反映情况记录处理工作。项目公示张贴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时间为7天。

八、建立档案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竣工验收后,村镇县各级要建立档案,村镇两级重点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台帐,规划至完工验收各环节活动的资料收集。县农业、财政行政主管部门重点做好项目审批和验收的资料保管工作。

九、保障措施

(一)宣传发动。镇人民政府要指导村委会做好对农民宣传发动工作,让村民了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目的、做法、程序,支持、参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二)建立项目库。村委会每年第一季度要利用春节有利时间组织村民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讨论表决,镇人民政府每年第一季度要将各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汇总并报县农业、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县农业、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库。

附:1.广东省××市(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计划表,由地级以上市和省直管县农业、财政部门负责

2.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议事会议记录,由村委会负责

3.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议事会议人员表决登记表,由村委会负责

4.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审批表,由村委会负责

5.广东省**县(市、区)**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汇总表,由镇人民政府负责。

6.广东省**县(市、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批复(完成)汇总表,由县农业、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7.广东省**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批复(完成)汇总表,由县农业、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8.广东省××市(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情况汇总表,由县农业、财政部门负责

9.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筹资筹劳登记表,由村委会负责

10.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社会捐赠登记表,由村委会负责

11.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工情况表,由镇人民政府负责

12.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验收清算报告表,由镇人民政府负责

13.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图片,由镇人民政府负责

14.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 使用情况公示,由村委会负责。

15.丰顺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材料目录

16.丰顺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验收材料目录(村级)

17.丰顺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验收材料目录(镇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