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 县府办公室文件

关于印发丰顺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本站   2013-12-30 09:45:56   点击:- 【 字体: 】  

丰府办〔2013106

关于印发丰顺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

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埔寨农场,县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促进我县体育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掌握现有体育场地数量、分布和使用情况及其发展变化新特点,科学配置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我县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有关通知要求,并结合实际制订《丰顺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丰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1230

附件:

丰顺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

工作实施方案

体育场地是增强人民体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竞技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政府提供社会公共体育服务的必备硬件条件。为了更好地掌握现有体育场地现状、使用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更好地科学配置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推动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铁道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普查工作的通知》(体经字〔201341号)与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旅游局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粤经字〔2013225号)和梅州市体育局、梅州市教育局、梅州市旅游局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梅市体字〔2013111号)精神,为规范、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本次场地普查工作,结合新时期我县体育工作开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了解我县体育场地的数量、结构、分布和使用情况,分析体育场地发展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网络,逐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需求。

二、普查目的

(一)全面了解、掌握我县体育场地数量,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体育场地类型、结构、分布和使用管理等基本情况。

(二)为制定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育场地标准、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基础数据。

(三)为制定我县体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了解、掌握我县体育场地发展变化特点,为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深化体育改革提供可靠基础资料。

(五)为各镇(场)对体育场地建设和使用实施宏观管理,调整体育场地建设投资方向和建设结构以及制定体育场地发展规划提供客观依据。

三、普查范围

全县除解放军、武警、铁路系统外的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体育场地。

四、普查内容

普查主要包括体育场地所属单位基本情况,场地基本情况,大型场馆运营情况。

单位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单位电话、单位负责人、主管部门、行政区划码和城乡划分码、单位所在详细地址、所在系统、隶属关系、单位类型、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单位场地从业人员总数、2013年收入合计和支出合计。

场地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场地代码、场地名称、场地分布、场地归属、建成年份、场地规模、投资金额、场馆从业人员人数、运营模式、对外开放情况、年开放天数、平均每周接待健身人数、收入合计、支出合计和场地专项指标。

大型场馆运营情况主要包括:收入指标、支出指标、承担各种活动天数、承担各种活动次数。

本次普查场地类型包括体育场、田径场、田径房(馆)、小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跳水馆、室外游泳池、室外跳水池、综合房(馆)、篮球房(馆)、排球房(馆)、手球房(馆)、体操房(馆)、羽毛球房(馆)、乒乓球房(馆)、武术房(馆)、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空手道房(馆)、举重房(馆)、击剑房(馆)、健身房(馆)、棋牌房(室)、保龄球房(馆)、台球房(馆)、室内五人制足球场、网球房(馆)、室内曲棍球场、室内射箭场、室内马术场、室内轮滑场、壁球馆、门球房(馆)、足球场、室外五人制足球场、室外七人制足球场、篮球场、三人制篮球场、排球场、室外手球场、室外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室外轮滑场、板球场、木球场、地掷球场、室外门球场、卡丁车赛车场、自行车赛车场、自行车赛车馆、小轮车赛车场、室外马术场、水上运动场、天然游泳场、高尔夫球场、室外人工攀岩场、攀岩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登山步道、城市健身步道、全民健身路径、户外活动营地、其他类体育场地等。

五、标准时点

20131231日。

六、组织机构

成立了丰顺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刘超平(县政府);副组长:张惠雄(县政府办)、张小欣(县体育局)、陈秋远(县教育局)、陈加助(县旅游局)、陈坚(县体育局);成员:何谋正(县教育局)、张伟华(县体育局)、陈小燕(县旅游局)、胡小荣(县体育局)、杨箩英(县体育局)、廖燕璇(县体育局)、各镇(场)分管体育工作的负责人。普查工作实行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并指定一名工作人员担任培训小组组长和普查联络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体育局,办公室主任由陈坚同志兼任,副主任由何谋正、陈小燕、胡小荣同志兼任,成员从各相关单位抽调。联系电话:6623313;传真:6616258

镇(场)级普查员是本次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其普查工作由县普查办统一调配、指导;普查办公室要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认真做好对普查员的培训、指导,真正做到不重不漏保证完成普查工作任务。

七、组织实施和调查方法

(一)组织实施

为保证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县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实施普查领导小组领导下,县体育局、县教育局、县旅游局和各镇(场)文体中心及中小学共同参与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具体分工及职责如下:

1、县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职责:

1)全面指导所辖镇(场)体育场地普查组织实施工作,组织本系统所属单位场地的调查,并大力支持配合市普查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本地开展调查工作。

2)会同有关单位制定辖区体育场地普查实施方案、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

3)保障工作经费及配套经费到位,落实人员安排。

4)动员、布置、组织镇(场)级普查业务骨干培训。

5)检查、监督辖区每个基本普查单位场地普查情况和质量。

6)负责辖区普查表式及数据的复核和汇总。

7)撰写本县普查工作总结及分析报告。

8)通过当地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本辖区普查情况。

2、县相关部门主要职责:

1)县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县体育行政部门开展普查工作;并根据区域抽调中学、中心小学的教师作为普查员,做好县直单位、各镇(场)、学校、村的场地普查工作。

2)县旅游行政部门协助县体育行政部门开展旅游系统的普查工作。

3)各镇(场)政府协助县体育行政部门开展乡镇全民健身工程、村等场地普查工作及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

4)县直单位协助县体育行政部门开展单位范围所属场地普查工作。

(二)基本普查单位普查方法

全县以乡镇、旅游(县直统为一个单位)为单位进行普查。每个基本普查单位可在本区域内,通过教育、文化、旅游、工会、工商、物业、村等渠道,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进行普查。镇(场)级基层普查员在所属的地域内进行地毯式摸底调查所有单位和个人场地,实地丈量,采集数据;按照不重不漏、准确无误的原则进行填报普查登记表,并附实地丈量计算过程。

全县体育场地普查汇总分为二个级次:县级、镇(场)级,登记表填报汇总采用层层汇总,自下而上逐级上报。

八、进度安排

丰顺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拟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筹备阶段(2013.12

1.制定丰顺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2.成立丰顺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及协调工作组,并明确职责分工;

3.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普查工作计划;

4.启动丰顺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宣传工作;

5.印制相关文件及体育场地普查各种表格。

(二)布置阶段(2014.1

1.抽调普查员并组织业务骨干培训工作;

2.落实上报各镇(场)联络员的名单和联系电话;

3.制定全县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抽查方案、评比奖励办法、数据质量控制和审核验收办法等规章制度。

(三)实施阶段(2014.02—2014.04

1.正式启动体育场地普查登记工作;

2.普查工作检查组指导、督查各地普查工作进展;

3.各单位做好审核工作,防止漏报、错报;

4.各级普查人员逐级录入、汇总审核上报普查数据;

5.县普查办公室赴各镇(场)对普查质量进行抽查验收。

(四)总结阶段(2014.05—2014.08

1.撰写全县普查工作情况;

2.向市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材料;

3.公布普查数据;

4.召开普查总结表彰会议。

(五)课题研究阶段(2014.08—2015.10

1.征求意见,确定课题研究内容;

2.公开招标,确定研究小组,布置任务;

3.课题研究;

4.课题汇报、评审、总结。

5.制订促进丰顺县体育场地建设政策,编制丰顺县体育场地十三五规划。

九、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由省、市、县三级组织实施。省普查办公室提供数据处理系统,并对县一级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普查数据处理采用各级直接处理基层数据,并逐级上报登记表和综合表的工作模式;各级普查机构建立数据质量控制岗位制,制定普查细则和质量控制细则,对培训方案、调查方案、调查登记、填报普查表、审表和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普查登记工作结束后,各级普查机构需对辖区内的普查数据采取随机抽样与重点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事后质量检验。

十、普查数据公布与管理

普查数据汇总后,第六次广东省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和各市普查办公室需对数据等资料进行整理和提炼,并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公布。普查获得的数据等有关资料,由各级体育部门或相关单位妥善保存并认真研究,进一步发挥本次普查的作用。

十一、普查经费

各镇(场)政府要充分考虑本区域普查工作的特点、难度和工作量,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普查经费由省、市、县、镇共同负担,建议按不低于一比一的比例进行必要经费保障。

十二、奖励和处罚

对在普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普查机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普查方法有关规定的普查人员,由普查机构批评教育。对虚报、瞒报、迟报、拒报普查表的单位和个人,情节严重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改正,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