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住建局 时间:2015年05月15日 阅读:-
2013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对粤东西北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闯出一条新型发展之路,要坚守住社会稳定和生态保护这两条底线。2013年11月,梅州市制定了《梅州市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行动方案》。2014年10月,梅州市市召开进一步加快振兴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城市特色,要按规律办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县城新区和中心镇、美丽乡村建设。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及梅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指导丰顺县丰良镇发展建设,丰顺县政府发函到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扶贫帮扶的形式编制丰顺县丰良镇总体规划(2014-2030)。
为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公众参与性,集思广益形成科学规划,现将丰顺县丰良镇总体规划(2014-2030)通过网络、现场展板、电视等渠道进行公示,进一步广泛征集社会公众意见,为丰良镇的发展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公示期为2015年5月15日至2015年6月13日,共30天,公众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15年6月 11 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公示期内通过登陆指定公示网站查询及公示现场观看等方式了解相关规划内容,请您以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对规划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便于更好地沟通和完善规划,请您在提出意见或建议时,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请加盖单位公章)。
公示期间,广大市民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并反馈意见:
公示受理部门:丰顺县丰良镇人民政府。
电子邮箱:fsxflz@21cn.net
联系电话/传真: 0753- 6225302/6225301
通信地址:丰顺县丰良镇新城大坝开发区丰良镇人民政府村镇
规划建设办公室 (来信请在信封注明:丰顺县丰良镇总体规划(2014-2030)公示反馈意见)。
邮政编码:514300
公示地址及时间:新世纪文化广场、丰良镇政府公示栏(2015年5月15日—2015年6月13日)。
公示链接网址:
http://www.fengshun.gov.cn(丰顺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丰顺县丰良镇人民政府
2015年5月15日
1、项目背景与历程
为适应新时期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落实中共中央“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决定》和梅州市进一步加快振兴发展和“绿色崛起”的战略,充分利用大丰华高速、广梅汕客运专线等区域交通设施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丰良镇城乡统筹发展,合理安排城镇各项规划建设工作,实现丰良镇以休闲旅游、特色加工业和商贸业为主导山水生态型中心镇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镇规划标准》和《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中心镇规划指引》,特编制丰顺县丰良镇总体规划(2014-2030)。
本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编制单位多次征求丰顺县和丰良镇相关部门意见,并经专家评审和县规委会原则同意,经吸收多方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本次最终成果。
2、规划范围
本规划划分为三个规划层次:
(1)镇域范围:是指丰良镇的行政区划范围249.61平方公里(含水陆域面积);
(2)镇区规划区范围:是指丰良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因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管理的区域。包括丰良老城、丰溪、丰京、西厢、复兴、莘桥和双溪村部分用地,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含水陆域面积)。
3、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构建中心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体系。
(1)中心镇区
包括丰良老城、丰溪、丰京、西厢、莘桥和双溪村部分用地,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3万人。
(2)4个中心村
包括璜溪村、成东村、仙洞村、布新村4个村,规划人口0.2-0.5万人。
(3)14个基层村
包括下山、仙龙、新洞、仙上、太平、丰田、三山、兵营、西厢、丰溪、小椹、成西、黄粗、九龙,共14个村,人口规模小于0.2万人。
4、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
(1)城镇性质
丰顺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休闲旅游、特色加工业和商贸业为主导山水生态型中心镇。
(2)城镇职能
ž 丰顺县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ž 丰顺县北部商贸服务、文化教育、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
ž 以温泉旅游、客家民俗文化体验、生态田园风光为特点的特色城镇;
ž 环境优美的滨水生态宜居特色城镇。
5、镇区空间结构
镇区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两廊三片七组团”的空间结构。
1)一心:由新城中心和老城中心构成的镇域中心。
新城以发展行政、文化、体育和商业服务为主;老城依托老镇区建设,打造商业服务和旅游接待等功能的老城中心。
2)一轴:城镇发展轴,依托国道东至潘田镇,西至建桥镇,贯穿老城和新城中心,结合生态休闲区建设和产业园开发,建城镇的发展轴。
3)两廊:西片依托新城及G206国道建设,东片依托丰良河及老城建设,形成城镇的生长走廊,是城镇未来空间拓展的方向。
4)三片:生态休闲片区、生态旅游片区、生态涵养片区。
5)七组团:六个宜居组团和1个产业组团
6、土地利用规划
按照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要求用地布局,城镇建设用地与国土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绿线控制范围进行充分协调、衔接。规划至2030年,镇区城镇建设用地573.2公顷,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08.2平方米/人。
7、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高速公路:在G206处设置高速出入口,连接大丰华高速和梅汕高速,加强区域联系。
国道省道:对国省道进行局部拓宽和优化升级,通过G206往连接丰顺县城、梅州市区和广梅汕客运专线建桥站;通过S334连接仙洞镇和潘田镇。远期对G206进行局部改线南移,减少过境交通对镇区居民生活的干扰,升级S334为国道加强对外联系。
县道乡道:利用现有县道乡道,加强镇区与周边村镇的交通联系,实现村村通公路。通过X028往连接双溪村和龙岗镇,通过Y142连接小椹、布新村,通过Y136连接复兴、成东和成西村。
(2)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主干道:红线宽度为24米,通过梳理镇区主干道,完善两河三岸和新老城区的联系,注重与G206和S334(远期升级为国道)的对接,形成“四横三纵”的主干路网结构。
次干道:红线宽度为18米,提高次干路网通达性,服务于城镇用地,是不同土地利用地块出入口、公交线路、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的集散道路。
支路:红线宽度为9米,强调支路的服务功能,遵循分区控制的原则,针对现有道路系统特征和未来发展需要采用不同的规划思路和控制措施。
8、公共设施规划
结合城镇新区的开发,顺应城镇的发展方向,建设新城中心,包括新的镇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体育中心等设施,增加新镇区的吸引力。规划按照城镇级-组团级公共设施布局,形成了“两核、多节点”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53.31公顷,人均用地指标达到10.05平方米/人。规划完善了各类服务设施配套,重点结合新城的开发建设,强化了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的布局,形成合理的公共服务系统。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9.56公顷,人均用地指标达到5.58平方米/人。规划结合新城开发和老城更新,重点强化各个片区的商业设施,同时完善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的布局。
9、绿地系统规划
本次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共计115.6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20.17%,其中公园绿地面积约为102.3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31平方米。
规划利用丰良河、璜溪河等自然资源,建设滨河生态公园;结合建设用地中现有的园地和弃置地布置公园绿地;结合公共设施用地及文物古建布置开敞空间和公园绿地,方便居民的使用与共享;在镇区重要的交叉口、广场、商贸中心等地布置小游园和街头绿地,塑造小城镇的风貌特色。社区公园按照500-1000米的服务半径布置社区公园。
10、市政工程规划
规划以镇区西侧成西校堂水库和西厢村斋公坑水库作为镇区供水水源,水库库容约100-300万m3,集雨面积13.2平方公里。规划在水库附近新建自来水厂,并扩容西南侧(西厢村)水厂,供应丰良镇生产生活用水。近期新建自来水厂近期规模为2万m3/d,远期规模为3.5万m3/d。
近期规划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分散处理镇区生活污水,按规模布置小型一体化(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设备,每座处理能力为500吨/天,占地面积约300m2。远期规划预留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用地,根据丰良镇区地形,将镇区分为3个排水片区,规划3个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m3/d,占地模约1.0ha,污水经分散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丰良河和璜溪河。
按用电负荷预测,扩容现状110kV丰良站,扩容后容量为2×63MVA,变电站用地按3台主变预留,面积约1.3公顷。规划容载比为2.47,可以满足镇区电力负荷需求。保留现状有2回110千伏架空线,走廊控制宽度为30米。
保留现状垃圾填埋场,更新工艺,加强防护。镇区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卫生填埋为主,堆肥和其他方式为辅,逐步发展无害化处理系统和综合利用技术。
现状已在太平村建设1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远期再将扩建约1ha,储气能力为800m3,以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