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示公告

关于丰顺县留隍镇总体规划(2014-2030)公示的公告

来源:住建局   2015-05-15 11:31:28   点击:- 【 字体: 】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对粤东西北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要闯出一条新型发展之路,要坚守住社会稳定和生态保护这两条底线。201410月,梅州市召开进一步加快振兴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城市特色,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县城新区和中心镇、美丽乡村建设。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及梅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指导丰顺县留隍镇发展建设,留隍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丰顺县留隍镇总体规划(2014-2030)》。

为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公众参与性,集思广益形成科学规划,现将《丰顺县留隍镇总体规划(2014-2030)》通过网络、现场展板、电视等渠道进行公示,进一步广泛征集社会公众意见,为留隍镇的发展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公示期为2015515日至2015613日,共30天,公众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15611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公示期内通过登陆指定公示网站查询及公示现场观看等方式了解相关规划内容,请您以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对规划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便于更好地沟通和完善规划,请您在提出意见或建议时,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请加盖单位公章)。

公示期间,广大居民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并反馈意见:

公示受理部门:丰顺县留隍镇人民政府。

电子邮箱:fsxlhz@fsxzf.com

联系电话/传真: 0753- 6428210/6429005

通信地址: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留隍镇人民政府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 (来信请在信封注明:丰顺县留隍镇总体规划(2014-2030)公示反馈意见)

邮政编码:514300

公示地址及时间:新世纪文化广场、留隍镇政府公示栏(2015515日—2015613日)。

公示链接网址:

http://www.fengshun.gov.cn(丰顺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丰顺县留隍镇人民政府

2015515


1、项目背景

(1)政策背景

① 国家新型城镇化重视发展专业特色镇

20143月,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划明确指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② 省委省政府粤东西北振兴计划及城镇化工作会议

2013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 ,明确提出加快粤东西北发展。2014 7 月, 广东省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全方位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将成为实践以人为本、市场主导、低碳生态、城乡统筹、文化传承、信息智能、区域协调等核心理念的主战场。

③ 梅州提出韩江(中上游)生态文化经济带建设

201547日上午,市委书记黄强、市长谭君铁到丰顺县留隍镇开展专题调研时强调,韩江(中上游)生态文化经济带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推进发展绿色化等战略高度一致。要抓紧成立投资管理架构,进一步优化提升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招商引资,着力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2)现实背景

①留隍城镇发展的现实诉求

留隍镇地处珠三角边缘地带,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使得城镇化速度和质量并重;区域发展竞争与合作并行;城镇建设效益与特色兼顾;镇域产业布局集中与优化同步等实际问题。

③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地域的发展要求

积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是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繁荣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切实需要在规划层面做到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④ 行政区划调整后三镇融合的选择

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需求,由原东留镇、留隍镇和茶背镇共同组成现在的留隍镇。如何考虑三镇融合,依托现有资源,实现协同发展,是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小结:留隍镇作为广东省中心镇,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生态景观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打造专业特色镇的潜质。规划中的大埔-潮州高速公路将沿留隍镇边缘经过并设出入口,梅揭高速与大潮高速连接线紧贴镇区北部穿越,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将大幅加强留隍镇与粤东城镇群、丰顺县城之间的联系,推动城镇发展进入快车道。因此,需要通过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城镇用地布局,将各级各项政策支持转化为城镇发展动力,探索适合留隍的发展道路,实现城镇绿色崛起、绿色发展。

2、规划范围

本规划所称留隍镇镇域范围是指留隍镇的行政区划范围 428.23 平方公里(含水陆域面积)。本规划所称城镇规划区范围是指留隍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因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管理的区域,综合考虑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有效管控,规划区范围覆盖整个中心镇区,总面积约为 26.15 平方公里(含水陆域面积)。


1:区位分析及规划范围示意图

3、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规划形成了“一主、一次、两轴、多点”的村镇体系结构。

一主:留隍、东留老镇区共同构成留隍镇村镇结构主中心;

一次:由茶背老镇区形成城镇次中心;

两轴:城镇发展轴、产业功能轴;

多点:镇域内分布的溪北、高华、九河、葛布等多个重点村。


2: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4、城市性质和村镇职能

1)城镇性质

自然生态良好、潮客文化交融、温泉养生特色的岭南精品旅游城镇。

2)村镇职能

利用一种或几种主导职能带动村镇发展,可根据重点发展产业类型分为六大类模式:

留隍镇村镇职能分类指引表

模式

镇区/村庄

村镇职能分类指引

旅游带动型

环市村、口埔村、市郊村

依托旅游资源,与村庄整体开发,发挥村庄为旅游配套服务的职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

休闲带动型

新埔村、葛布村、上湾村、新美村、长林村、上围村

在旅游型村庄开发旅游地产,同时带动周边村庄的休闲产业服务职能,做好配套,增加农民收入。

商贸带动型

环市村、茶背村

结合现有镇区或村的商贸基础,提升档次、扩展规模,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服务职能,促进镇区和重点村的发展。

产业带动型

环市村、下南村、下村、西洞村、九河村、大坪村、金岗村、富足村、黄村

依托交通便捷的优势,以及规划产业园区的建设,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带动型

莲塘村、小东村、田站村、蔗溪村、溪北村、高华村、黄沙田村、黄沙坑村

立足农业基础,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建立加工销售渠道,走规模化、特色化、一体化路子。

林业带动型

上南村、石九村、志扬村、溪南村、砂汤村、庵坑村、锡坑村、志南村、仙丰村、西山村

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开发多种特色林副产品,实现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面发展。

5、镇区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了 “两心、两轴、六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

两心

旅游服务中心:依托留隍老镇区建设,集商业、餐饮、娱乐、卫生等功能的旅游服务中心。

城镇中心:位于军塘湖南岸的新城区,为留隍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综合服务业为主,同时带动城镇新区发展。

两轴

产业发展轴:东西向贯穿镇区,以旅游景区建设及绿色产业园开发为主,构成城镇的产业发展轴线。

滨江景观轴:沿韩江南北向延伸,是城镇主要的景观轴线。

六组团

绿色产业组团:该片区以工业生产功能为主,主要发展无污染的绿色工业的产业。

东部旅游服务组团:位于韩江东岸,依托韩江沿岸良好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包括鹿湖温泉度假村所在区域。

西部旅游服务组团:该片区以生态保护与休闲旅游功能为主,包括军塘湖景区与青榄公园所在区域。

西南部城镇居住组团:该片区以居住与综合服务功能为主,是留隍镇新城区及新镇中心所在区域。

东南部城镇居住组团:原有老镇区所形成的以城镇居住功能为主的片区。

高端居住组团:邻近青榄公园及韩江,依托良好自然环境资源,开发高端住区的片区。


3:镇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6、城镇规模预测

近期至2020年,预测留隍镇城镇化水平38.5%,规划人口4.0万人,镇区建设用地规模4.60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约115平方米/人。

远期至2030年,预测留隍镇城镇化水平56.4%,规划人口6.2万人,镇区建设用地规模6.02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约97平方米/人。

6、土地利用规划

按照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要求用地布局,城镇建设用地与国土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绿线控制范围进行充分协调、衔接,并合理安排各类用地。至规划期末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的总规模约为602.42公顷。


4:镇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7、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规划未来对留隍镇对外交通继续依托现状公路,主要包括S334S233X072 X950。其中省道 S233 西往兴宁县,东至潮州市,S334途经留隍镇区,南至揭阳市; 县道 X072 北往大浦县, X950 西北向通往梅县。 未来镇区主要通过省道 S334与丰顺县城联系,并规划于镇区东侧新建一条风景道连接温泉旅游度假项目通往潮州方向。

2)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① 主干道

规划注重旅游道路的梳理,强调的是韩江两岸之间的联系,以及两岸片区东南向的交通联系,规划韩江西岸形成“五横一纵” 、东岸形成“四横一纵”的城市主干路网结构布局。

② 次干道

规划提高次干路网通达性,服务于城镇用地,是不同土地利用地块出入口、公交线路、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的集散道路。

支路

强调支路的服务功能,遵循分区控制的原则,针对现有道路系统特征和未来发展需要采用不同的规划思路和控制措施。


5: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8、公共设施规划

本次规划按照三级公共设施布局,即城镇级、组团级和居住区级,形成了“一核、五心、多节点”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

一核:城镇级公共服务核心。位于军塘湖西南岸,为留隍镇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布置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卫生等用地,其建设将带动新城区的发展。

五心:两个旅游服务中心及三个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分别设置于韩江两岸镇区,根据各个片区的规模大小,功能定位和地理位置等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

多节点:多个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节点。按 2.03.5 万居住区人口为单位、服务半径 800-1000 米统筹安排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节点,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内容。 公共服务设施节点相对均衡地分布在多个居住片区的中心地带,镇区居民能就近享受到便捷的公共服务。

此外,规划不断完善各中心村级别的办公设施配置,建立镇村两级的留隍镇办公设施网络。

6:镇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9、绿地系统规划

结合地形、道路、河流、湖泊设置公园和开敞绿地,共同构成城镇的生态绿地系统,形成“山水交融、玉带蜿蜒、斑块镶嵌”的综合绿地系统结构。规划镇区公园绿地83.52公顷,防护绿地4.5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7公顷。

本次规划形成了“一轴五带、一核三心、多节点”的城镇生态绿地系统。

一轴:贯穿韩江西岸镇区,并串联军塘湖湿地公园和青榄公园的城镇中心绿轴;

五带:沿韩江两岸及镇区三条小河水系建设的滨江休闲绿带;

一核:军塘湖湿地公园生态绿核;

三心:青榄公园、郊野公园及江心湿地三个生态绿心;

多点:散布在各个功能单元、利用连片的鱼塘等湖泊水体或结合文物古建建设形成的多个点状绿地。


7: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10、市政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规划近期以山泉水作为供水水源, 中期以韩江中上游水作为供水水源。近期在现状水厂的基础上扩容,水厂自备水按 10%考虑,水厂规模为 2.0 m3 /d;远期在镇区北部建设镇区水厂,占地 2.6ha,供水能力 3.2 m3 /d。首期供水能力 1.0 m 3 /d

2)排水工程规划

根据留隍镇区的现状排水条件和总体规划布局,规划新建区统一采用雨、污分流制,已建成区逐步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

本次规划污水处理厂 2 座: 韩江西面镇区南面规划新建污水处理一厂,污水处理厂规模,考虑局部区域为截流式合流制雨水收集,近期中期1.0 m3 /d,远期2.0 m3/d,占地面积1.5公顷,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河流。

韩江东面片区南面规划新建污水处理二厂,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中期 1.0 m3/d,远期1.6m3/d,占地面积1.3公顷,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河流。

3)供电工程规划

根据负荷预测及考虑周边村镇用电,近期将 110kV 变电所扩建,规划按照3台主变压器位置预留,近期安装 2 63MVA 的变压器,加上原来的120MVA变压器,总装机容量146MVA,远期将原来的120MVA变压器升级为63MVA,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89MVA,可以满足留隍镇发展需求。

4)电信工程规划

根据容量预测,留隍镇电信局现有机房面积已能适应远期发展需要,未来需设备扩容即能满足远期发展的需要。规划老城区完善光缆系统,新区与城镇开发同步建设光缆系统,实现光纤到小区、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光纤到家庭(用户)。规划要求区内通信线路采用地下敷设,现有架空线路也应逐步转入地下。

5)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留隍镇近、远期气源采用液化石油气,未来天然气作为远景留隍镇的燃气气源。远期建设天然气调压站一座,将高压天然气调至中压,供应镇区的管道燃气需求。管道燃气覆盖不到的区域,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供应方式。

6)环境卫生规划

规划镇区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卫生填埋为主,堆肥和其他方式为辅,逐步发展无害化处理系统和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垃圾填埋场还有很大填埋容量,可满足规划期内镇区的垃圾处理。规划利用现状垃圾填理场,对其进行防渗处理等改造措施,建设为无害化垃圾处理场,要求采用先进工艺填埋垃圾,杜绝垃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