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原文:关于印发《丰顺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28年)》的通知
近日,梅州市丰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丰顺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率,科学合理地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众生活环境,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丰顺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规划》,以推动丰顺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效落实,促进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深度融合,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丰顺县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制定意义
《规划》在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科学的评价丰顺县畜禽养殖污染现状,结合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污染防治现状、种养结合现状需求以及区域自然条件和畜禽养殖特点,提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模式与管理措施,对进一步提高全县畜禽粪污污染防治水平,促进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推动全县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主要内容
(一)总体目标
结合《丰顺县畜牧业发展规划(2023-2028年)》以及丰顺县生态环境保护、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确定畜禽养殖业发展目标,推动畜禽养殖业朝着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近期目标:到2025年,逐步优化丰顺县畜禽养殖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并构建县域内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同时推动形成种养紧密结合的循环发展模式。优化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划定工作,并分阶段、有计划地清退禁养区内不符合规定的养殖场,不断推动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与提升。
至2028年,全面推动畜禽养殖布局的持续优化与结构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充分发挥效能,促使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升,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带动污染防治监管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实现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双重目标,为全县的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
《规划》明确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18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强源头管控,促进畜牧业绿色生态转型,包括引导畜禽养殖业合理空间布局、强化畜禽养殖业环境准入管理、畜禽养殖禁养区优化调整、严格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制度、大力推进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推动畜禽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等6项任务。二是实施精准治污策略,深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包括提升粪污配套处理设施、完善粪污第三方处理模式、加强规模以下养殖废弃物管控、健全病死畜禽收运体系等4项任务。三是秉持生态优先理念,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率,包括构建种养结合循环体系、优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积极探索拓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途径等3项任务。四是强化环境监管能力,推动智慧治污水平提升,包括完善台账管理制度、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提升畜禽养殖行业监管智慧水平、加强部门协作,防范污染风险、强化日常执法监督等5项任务。
(三)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明确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与技术保障、宣传引导及公众参与等保障措施,为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四、主要亮点
(一)强调种养结合,优化养殖布局。按照“就地消纳、综合利用、能量循环、变废为宝”原则,充分考虑各镇场产业发展重点、养殖基础及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计算结果,引导畜禽养殖产业从空间上向承载力富裕的镇场转移,适当控制汤西镇和汤坑镇畜禽养殖总量,重点发展高效循环农业。
(二)坚持精准治污,推进畜禽养殖场户规范化建设。探索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分级管理,促进设施装备升级。规范畜禽养殖专业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建,强化核查整改,并将小规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协同推进。
(三)强化末端利用,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协同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实施就近就地还田,确保资源有效利用。加强粪肥还田技术指导,完善配套设施,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要求畜禽养殖场户制定年度资源化利用计划,并建立利用台账。
(四)加强环境执法,推动养殖场户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对禁养区及群众举报的污染热点、敏感区域,实施不定期“双随机”检查,严惩无证排污、超排、未监测及设施不全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