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原文:关于印发《丰顺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28年)》的通知
关于《丰顺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
(2023-2028年)》的政策解读
一、修订背景与政策依据
(一)修订背景
《规划》的制定是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具体举措,旨在推动畜禽养殖业绿色转型,解决养殖污染对水体、土壤和空气的负面影响。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梅州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丰顺县实际,科学规划2023-2028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路径。
(二)政策依据
《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牧法》《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等23项法律法规和省级文件为基础,确保政策内容与上位法及区域生态保护要求紧密衔接。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
范围:覆盖丰顺县全域,包括16个镇和1个国营农场,总面积2706.44平方公里。
期限:以2022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23-2028年,分阶段推进目标落实。
三、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污染防治成效
丰顺县已初步优化畜禽养殖空间布局,2022年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42%,但榕江北河流域因养殖集中,水质月度达标率仅75%,污染压力突出。
(二)核心挑战
1.空间布局不均衡:73%的规模化养殖集中在汤坑镇、汤西镇和潘田镇,榕江北河流域环境超载。
2.治理水平参差:部分养殖场仍采用水冲粪工艺,中小散养户监管难度大。
3.资源化利用短板:粪肥还田模式单一,第三方处理体系不完善。
四、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规划》设定7项量化指标,包括: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2028年达8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
五、重点任务与创新举措
(一)优化空间布局
将全县划分为约束发展区、适度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引导养殖活动向环境承载力高的区域转移。
(二)强化源头管控
严格环境准入,新改扩建养殖场需完成环评;禁养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全面清退,防止复养。
(三)推广种养结合
构建“全县域大循环+区域中循环+主体小循环”模式,支持有机肥生产、沼气工程等资源化利用项目。
(四)智慧监管升级
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制度,推动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全覆盖,探索无人机、物联网等非现场执法手段。
六、重点工程与资金保障
(一)重点工程
1.畜牧业转型升级:投资17亿元建设全产业链现代化示范场;
2.粪污资源化利用:升级改造处理设施,预计投资3亿元;
3.监管体系构建:投入1000万元建设信息化监管平台。
(二)资金筹措
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为主,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公益性设施,创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模式。
七、效益分析
环境效益:减少COD、氨氮排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经济效益:促进有机肥产业链发展,降低种植成本;
社会效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八、特色亮点
1.精准分区治理:基于土地承载力分析,差异化制定各镇养殖容量;
2.闭环管理机制:从源头减排到末端资源化利用,全程可追溯;
3.多部门协同: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执法。
总结
《规划》通过科学布局、技术赋能和严格监管,构建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全链条治理体系,为丰顺县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提供了明确路径。下一步需重点落实工程项目建设与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规划目标如期达成。
您当前所在位置:
来源:丰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08-18 16:22:08
点击:
粤公网安备 44142302000014号